声带瘜肉

首页医疗资讯健康专栏声带瘜肉

声带瘜肉

2025-09-01 耳鼻喉科 李瑞光医生 声带瘜肉

力竭声嘶可能已患声带瘜肉 情况严重或需手术切除


斯雅是为律师,长期说话让她声音出现疲劳、嘶哑,有时还会出现走音、失声的现象。不能有力地表达会影响律师在法庭上的说服力,于是下定决心向耳鼻喉科专科求助,经检查后确诊声带长了九毫米的瘜肉,须以手术切除,并配合术后言语治疗,现在情况渐入佳境,工作状态大勇。

楷和医疗耳鼻喉科专科李瑞光医生表示,声线障碍问题在香港不罕见,严重者会引致声带瘜肉。声带瘜肉是声带上出现的良性病变,通常表现为单侧的软质肿块,可能呈透明、含血管,或较厚的组织。其影响通常表现为声音质量的变化和发声的舒适度下降。这种情况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,尤其是对于依赖声音的职业人士。 声带瘜肉与声带结节不同,后者通常对称地出现在两侧。
声带瘜肉
(资料来源:网上图片

声带瘜肉症状出现应尽早处理

声带瘜肉,虽然没有致命的风险,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症状,常见的声音嘶哑只是其中一个症状,其他包括:

  • 声音嘶哑:瘜肉会妨碍声带的正常闭合,导致声音变得嘶哑或粗糙。
  • 声音疲劳:发声时,患者可能会感到声音很快疲劳,特别是在长时间说话或唱歌后。
  • 变声:音质、音调和音量的变化可能会出现。
  • 间歇性失声:有时会出现失声现象,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声带后。
  • 呼吸声音:较大的瘜肉可能会在呼吸时造成额外声音,如哮鸣声。
  • 异物感:患者可能感到喉咙中有异物,特别是在吞咽时。
  • 吞咽困难:虽然不常见,但如果瘜肉较大,可能会影响吞咽。

 

认识成因与风险 针对性处理

声带瘜肉的形成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:

  • 声带创伤:急性或慢性创伤,如大声喊叫或长期过度使用声带,可能导致瘜肉的形成。
  • 职业因素:教师、歌手、演员等职业人士因频繁使用声带而更容易发展出声带瘜肉。
  • 吸烟:吸烟会刺激声带,增加炎症与瘜肉的风险。
  • 不良发声技巧:不正确的发声方式可增加声带疲劳和创伤的风险。
  • 胃食管逆流病(GERD:胃酸逆流可能引起声带的刺激,促进瘜肉的形成。


多方合作进行诊断

诊断声带瘜肉通常需要以下检查:

  • 喉镜检查:医生使用喉镜观察声带的状态,以确认是否存在瘜肉。
  • 声学分析:透过与言语治疗师合作,分析语音样本来评估声音质量和功能,帮助确认瘜肉对发声的影响。
  • 声带影像摄影(Stroboscopy:这种技术可观察声带的振动模式,有助于鉴别瘜肉与其他声带异常。

视乎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方式

治疗声带瘜肉的方式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,视乎患者病情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来决定。

保守治疗

手术治疗

• 减少声带使用,避免大声喊叫,有助于瘜肉的自然恢复。

• 对于未能通过保守治疗改善的瘜肉,或需在影响严重的情况下,可用激光治疗,或在喉镜监察下进行切除手术,术后也需慢慢复原。

• 与言语治疗师合作,学习正确的发声技巧,减少声带压力,降低复发机会。

• 使用消炎药

生活方式的改变

  • 减少声音滥用可以帮助息肉自然愈合。
  •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,以减少对声带的刺激。
  • 管理胃食管逆流,适当治疗以减少对声带的影响。

 

重要注意事项要留意

为了降低声带瘜肉的风险,建议:

  • 嗓音卫生:保持良好的嗓音卫生至关重要,包括避免过度喊叫、吸烟和清嗓子。
  • 后续护理:定期与专科医生进行随访,对于监测愈合情况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。
  • 个人化治疗:治疗方案根据个人特定需求和息肉特性量身订做。

声带瘜肉虽然是良性病变,但其可能对声线造成影响,甚或影响生活素质, 尤其是在工作中需要大量说话的人士及早诊断和适当治疗是关键,保持良好的发声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其形成。如有相关症状,建议及时咨询耳鼻喉科专家进行详细检查与治疗。

常见问题

  • Q: 哪些人容易患上声带瘜肉?

    A: 职业需要频繁使用声音的人,如教师、歌手和律师,风险较高。此外,吸烟、不良发声技巧和GERD等因素也会增加风险。

  • Q: 何时应该寻求医疗帮助?

    A: 如果出现持续的声音变化、声音疲劳或其他相关症状,建议及时咨询耳鼻喉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。

  • Q: 术后需要注意什么?

    A: 术后患者通常需要短期的声带休息,并逐步恢复正常的声音使用。同时,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以促进康复。


最后更新日期: 2025年9月
本网站的健康资讯已由楷和医疗集团的医生覆核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可视作医疗建议,亦不能取代阁下就个人健康状况向合资格的医护人员作出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