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帶瘜肉

首頁醫療資訊健康專欄聲帶瘜肉

聲帶瘜肉

2025-09-01 耳鼻喉科 李瑞光醫生 聲帶瘜肉

力竭聲嘶可能已患聲帶瘜肉 情況嚴重或需手術切除


斯雅是為律師,長期說話讓她聲音出現疲勞、嘶啞,有時還會出現走音、失聲的現象。不能有力地表達會影響律師在法庭上的說服力,於是下定決心向耳鼻喉科專科求助,經檢查後確診聲帶長了九毫米的瘜肉,須以手術切除,並配合術後言語治療,現在情況漸入佳境,工作狀態大勇。

楷和醫療耳鼻喉科專科李瑞光醫生表示,聲線障礙問題在香港不罕見,嚴重者會引致聲帶瘜肉。聲帶瘜肉是聲帶上出現的良性病變,通常表現為單側的軟質腫塊,可能呈透明、含血管,或較厚的組織。其影響通常表現為聲音質量的變化和發聲的舒適度下降。這種情況可能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擾,尤其是對於依賴聲音的職業人士。 聲帶瘜肉與聲帶結節不同,後者通常對稱地出現在兩側。
聲帶瘜肉
(資料來源:網上圖片

聲帶瘜肉症狀出現應盡早處理

聲帶瘜肉,雖然沒有致命的風險,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症狀,常見的聲音嘶啞只是其中一個症狀,其他包括:

  • 聲音嘶啞:瘜肉會妨礙聲帶的正常閉合,導致聲音變得嘶啞或粗糙。
  • 聲音疲勞:發聲時,患者可能會感到聲音很快疲勞,特別是在長時間說話或唱歌後。
  • 變聲:音質、音調和音量的變化可能會出現。
  • 間歇性失聲:有時會出現失聲現象,尤其是在長時間使用聲帶後。
  • 呼吸聲音:較大的瘜肉可能會在呼吸時造成額外聲音,如哮鳴聲。
  • 異物感:患者可能感到喉嚨中有異物,特別是在吞嚥時。
  • 吞咽困難:雖然不常見,但如果瘜肉較大,可能會影響吞嚥。

 

認識成因與風險 針對性處理

聲帶瘜肉的形成通常與以下因素有關:

  • 聲帶創傷:急性或慢性創傷,如大聲喊叫或長期過度使用聲帶,可能導致瘜肉的形成。
  • 職業因素:教師、歌手、演員等職業人士因頻繁使用聲帶而更容易發展出聲帶瘜肉。
  • 吸煙:吸煙會刺激聲帶,增加炎症與瘜肉的風險。
  • 不良發聲技巧:不正確的發聲方式可增加聲帶疲勞和創傷的風險。
  • 胃食管逆流病(GERD:胃酸逆流可能引起聲帶的刺激,促進瘜肉的形成。


多方合作進行診斷

診斷聲帶瘜肉通常需要以下檢查:

  • 喉鏡檢查:醫生使用喉鏡觀察聲帶的狀態,以確認是否存在瘜肉。
  • 聲學分析:透過與言語治療師合作,分析語音樣本來評估聲音質量和功能,幫助確認瘜肉對發聲的影響。
  • 聲帶影像攝影(Stroboscopy:這種技術可觀察聲帶的振動模式,有助於鑑別瘜肉與其他聲帶異常。

視乎患者病情選擇治療方式

治療聲帶瘜肉的方式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,視乎患者病情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來決定。

保守治療

手術治療

• 減少聲帶使用,避免大聲喊叫,有助於瘜肉的自然恢復。

• 對於未能通過保守治療改善的瘜肉,或需在影響嚴重的情況下,可用激光治療,或在喉鏡監察下進行切除手術,術後也需慢慢復原。

• 與言語治療師合作,學習正確的發聲技巧,減少聲帶壓力,降低復發機會。

• 使用消炎藥

生活方式的改變

  • 減少聲音濫用可以幫助息肉自然癒合。
  • 避免吸煙和二手煙,以減少對聲帶的刺激。
  • 管理胃食管逆流,適當治療以減少對聲帶的影響。

 

重要注意事項要留意

為了降低聲帶瘜肉的風險,建議:

  • 嗓音衛生:保持良好的嗓音衛生至關重要,包括避免過度喊叫、吸煙和清嗓子。
  • 後續護理:定期與專科醫生進行隨訪,對於監測癒合情況和預防復發至關重要。
  • 個人化治療:治療方案根據個人特定需求和息肉特性量身訂做。

聲帶瘜肉雖然是良性病變,但其可能對聲線造成影響,甚或影響生活素質, 尤其是在工作中需要大量說話的人士及早診斷和適當治療是關鍵,保持良好的發聲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預防其形成。如有相關症狀,建議及時諮詢耳鼻喉科專家進行詳細檢查與治療。

常見問題

  • Q: 哪些人容易患上聲帶瘜肉?

    A: 職業需要頻繁使用聲音的人,如教師、歌手和律師,風險較高。此外,吸煙、不良發聲技巧和GERD等因素也會增加風險。

  • Q: 何時應該尋求醫療幫助?

    A: 如果出現持續的聲音變化、聲音疲勞或其他相關症狀,建議及時諮詢耳鼻喉科醫生進行評估和治療。

  • Q: 術後需要注意什麼?

    A: 術後患者通常需要短期的聲帶休息,並逐步恢復正常的聲音使用。同時,應遵循醫生的建議以促進康復。


最後更新日期: 2025年9月
本網站的健康資訊已由楷和醫療集團的醫生覆核。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不可視作醫療建議,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諮詢。